【2002 ICMDA World Congress參加心得】
文/潘卉郁(長庚大學中醫系五年級)
很久以前就看到新聞報導,台灣的醫學生爭取到2002GA(General assembly,世界醫學生組織集會)的主辦權,當時消息傳來,雖然自己不是GA的主辦人員,心中卻覺得十分高興,因為這又是一個台灣人走入國際社會、並且逐漸受到肯定與重視的指標。之後沒多久,我們看到了ICMDA的DM與宣傳,才知道原來多年前台灣早就爭取到世界級的集會主辦權,不管是時間地點,對我們學生而言都非常的便利,甚至連經費都有高額的補助(不然原本的負擔實在過於龐大),對於自己有機會參與這樣的盛會,我一直感到非常興奮。
其實要參加這樣的會議,對我十分不容易,因為學校排課的關係,原本按照規定可能要向學校申請近一個禮拜的公假,需要校長、教務長、系主任簽名同意;之後卻因臨時調課而根本不用請假,心裡非常感恩。因為台灣的學生能接觸這樣大型、世界性集會的機會與比例真的很少,許多同學考量到英語聽力和表達能力而怯步了,參加ICMDA的意願降低了。雖然對自己的英語能力不是那麼有信心,我還是報了名來參加ICMDA,不過在大會前還是得努力逼自己多聽英語教學CD。這次的大會再次提醒我,要站上國際舞台,外語的溝通能力是多麼地重要。在ICMDA會中和會後,門諾醫院的黃院長也勉勵我們要多多加強外語能力,真是讓我深深的體認和覺悟。
因為公費補助生需要擔任大會義工,在五月份我們便開始聚集,討論事工的分配。大家在期中考跟期末考的夾殺之下努力地籌畫招待事宜,大會開幕第一天的welcome party、international night的原住民舞蹈表演,以及台灣民謠演唱等等。由於ICMDA世界大會在許多學校期末考結束隔天即開幕,時間緊迫到最高點,大家考完便急忙地收拾行李趕到會場,排練台語民謠「台灣百合」,welcome party要領唱的英文詩歌,以及在圓山飯店的晚宴配合歌曲的Illa Formasa表演。在排演的過程中,出現的一個小小插曲,也許沒有幾個人記得,卻讓我深深地被感動。當時welcome party馬上就要開始,一切卻都非常倉促,雖然大家很努力的練習詩歌,卻仍覺得不足、生疏;大家焦急的神情溢於言表,卻沒有時間聚在一起禱告交託,終於在開場前不久,我們有一小段的時間,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出:「我們要禱告」,不單只是一兩位同工的請求,而是大家都察覺自己的不足,迫切地需要來自神的幫助和力量。當我們找到一個小角落一起同心合意的呼求神的時候,我們禱告,我們呼求,我們交託,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動了,來自全台灣各地的醫學生,也許尚不認識彼此,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和學校,而聖靈幫助我們共同為了一件事同心合意的祈求神,我們感謝神,因為很快地緊張的心被挪去了,取而代之的是確信神與我們同在的平安,隨後晚會也順利的展開了。
大會期間的seminar和session,探討了許多醫療倫理、醫療社會方面的議題,很感謝神的是,我之前在學校因為課程的要求而做過一些相關報告,像是癌症末期醫療、安樂死、安寧照護、緩和醫療等議題,再次參加相關的seminar討論時,發現自己對於同樣的議題又有了進一層的認識,也瞭解到真正執行安樂死,以及安樂死若合法化所引發的議題並不是那麼單純,除此之外也更能提綱挈領地抓住一些問題的癥結所在。講員精闢的見解讓我深深懾服,也讓我認識到培養相關專業人才,和針對這些議題加以推廣討論的重要。身為基督徒的醫療人員,我時常思考,要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主發光,然而比較可惜的是,整體而言,大會對於信仰及醫療的結合,仍然討論的不夠深入。而台灣近年來也開始重視這些醫療倫理議題,有較多的探討與介紹,然而相關的著作與成熟的見解卻仍十分有限,門諾醫院出版的「天使的眼睛」是絕佳的開始,對於這些觀乎人命的議題,也期許自己在未來能有更多的深入的認識和思考。
這次大會有來自世界各地許多不同國家民族、不同文化背景的醫學生和醫師參加,像是歷史最為悠久,組織架構也十分健全的英國CMF,以及這次除了主辦國之外,參加人員數目最為眾多的韓國學生CMF,幾乎佔了學生大會人數的四分之一。各形各色的長相面孔、膚色與口音,使大會好像成了地球村的小小縮影。大會安排的寢室室友也來自不同的國家,也讓我們見識到許多有趣的生活習慣,例如有些人特別重視早睡早起,歐洲人則喜歡把自己擦的香噴噴的才睡得著,韓國的女孩子十分重視皮膚保養,至於台灣的女孩們則是堅持----自然就是美啦!也許是因為同樣是東方人的黑髮、黃皮膚的關係,在大會當中遇到韓國的學生時總會覺得特別有親切感,也因此結識了許多的好朋友,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整個東亞的文化其實非常相像,甚至連流行文化也幾乎一模一樣,韓國人和我們一樣看武俠小說,而我們國內的年輕人對韓國的影劇界也越來越熟悉,真是有種天涯若比鄰的感覺。韓國的學生代表團還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每天早晚,他們都會聚集在一起,禱告、分享,為第二天的崇拜領會做準備。這樣的集會就像是日常習慣一樣的自然,這些在每天的生活中親近神的舉動,使我彷彿見到了當年韓國大復興的影子;我問過一位韓國朋友,他們的國家為什麼會發生大復興,他只回答了一句:「因為許多人願意為神而捨棄他們的權力。」我相信當台灣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神擺上的時候,這塊渴望被醫治、渴望被愛的土地上也會有再一次的福音大復興。我很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參加這個難得的盛會,不只是開闊了我的眼界,也刺激、鼓勵了我要更加謙卑,增進信仰的深度和委身度。藉著參與這次大會,也讓全台灣的基督徒醫學生有機會聚集在一起;後來我們才知道,原來早在幾年前,神就已經將聚集起全台灣基督徒醫學生,成立一個學生組織的感動放在許多同學心裡,直到2002年ICMDA世界大會閉幕,這個夢想終於能夠實現。長久以來,我一直覺得在醫學院當中,基督徒的比例雖然較高(10%左右),但這小小的一群基督徒同學卻仍然常常會有一種傳福音的無力感,加上課業的繁重,不時也可能出現信仰低潮,而在2002暑假成立的台灣基督徒醫務學生聯合團契,這一群人,每個人都像是一塊會發光發熱的炭火,當我們聚在一起,不但自己被溫暖,也能幫助彼此燃燒地更旺更久。盼望神使用我們,得著我們。